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永隆配资
7月16日,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。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静表示,面对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,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、突发性增强的形势,水利部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、雨量站、水文站加降雨预报模型、产汇流水文模型、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,大力推进以流域为单元、“三道防线”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,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:
健全“第一道防线”,全国已建水利测雨雷达101部,覆盖全国24个省区共110条河流,充分共享应用气象部门雷达数据或产品,“云中雨”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幅提升。强化“第二道、第三道”防线永隆配资,全国水文部门已建成各类水文测站13.3万处,其中水文(流量)站9660处、水位站23212处,基本建成空间分布较合理、监测项目较齐全、测站功能较完善的水文站网体系。加快水文模型研发应用,指导流域机构、有关科研单位深化产汇流规律研究,加强“降雨-产流-汇流-演进”模型研发;组织指导长江陆水流域、黄河三小区间等15个试点流域初步建成“三道防线”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。
今年入汛以来,多地暴雨洪水多发频发重发,“三道防线”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,有力有效应对了台风“蝴蝶”和多轮暴雨洪水过程,特别在都柳江“6·24”“6·28”流域特大洪水防御中滚动监测预报,为人员转移避险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预警信息。
付静表示,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暴雨洪水,水利部将持续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水文测报,突出精准测报和数字赋能,强化基于数字孪生水利的业务“四预”(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)支撑。一是深入推进“三道防线”耦合贯通,加密、滚动、超前、精细监测预报,加大新模型新技术的创新应用,强化洪水演进传导预报。二是加强中小河流预报预警,紧盯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,充分运用已建成的测雨雷达和共享的气象降水预报,实现预警信息靶向发送。三是强化水文应急监测,做好突发水旱灾害事件水文应急测报,强化“以测补报”。以前瞻性、准确性的情报预报永隆配资,为打赢防汛抗旱硬仗提供有力的水文支撑。
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